無菌生產工藝質量控制要點之潔凈區驗證和監測
- 分類:產品知識
- 作者:1
- 來源:利菲爾特
- 發布時間:2023-12-02
- 訪問量:0
無菌生產工藝質量控制要點之潔凈區驗證和監測
【概要描述】無菌藥品生產管理原則無菌藥品的生產須滿足其質量和預定用途的要求,應當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種微粒和熱原的污染。生產人員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訓及其工作態度是達到上述目標的關鍵因素,無菌藥品的生產必須嚴格按
- 分類:產品知識
- 作者:1
- 來源:利菲爾特
- 發布時間:2023-12-02
- 訪問量:0
一 人員管理要求:
人員管理:
人體攜帶很多的微生物
在沒有消毒的情況下,手部大約有1000-6000個微生物/平方厘米
>一個噴嚏可以射出100,000-1,000,000個微生物
>健康人群也向環境中散布顆粒(例如人體的脫落物:)
>站著不動也可以每分鐘散布100,000個顆粒,移動時數量會猛增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人員管理一基本要求
潔凈區內的人數應當嚴加控制·定期培訓
·穿戴適宜的潔凈工作服
·正確的更衣和洗手
·正確的潔凈室操作行為
·人員健康
.外來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一培訓
所有從無菌藥品生產的人員都應經過培訓。所有在無菌藥品生產工序工作的人員都應該深刻理解偏離經驗證的規程可能對產品和病人帶來的風險從事無菌藥品生產的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
高風險操作區進行關鍵操作的人員
二、潔凈區驗證和監測
懸浮粒子的要求:附錄1<無菌藥品> 第九、十條
1、A級區確認時的采樣量不少于1m3
2、潔凈區的動態監測
懸浮粒子的動態監測
關鍵操作的全過程,對A級區進行粒子監測
A級區的監測頻率、取樣量,及時發現人為干預、偶發事件及任何系統的破壞
B級區:類似于A級區,采樣頻率、采樣量可以調整
C級區:質量風險管理原則確定
D級區:一般不作要求,( 法規 : 必要時 )
對于C/D級區的自凈時間應達到規定要求
取樣量和取樣點
ISO14644-1 B.4.2 節有明確的采樣量的計算公式采樣量(升)=(20/級別中最大粒子限度)x1000,顯然對于A 級,采樣量為(20/20)x1000 =1米3從上式中可見,級別要求越低,取樣量就越小
取樣點數由B.1.1公式取樣點數 NL =,A為潔凈區面積,例如10米x5米的區域,取樣點應為8(取整數)取樣點均勻分布,位于工作面高度
注意: 這里僅指在潔凈區劃分時加以采用
懸浮粒子的動態監測常用儀器
微生物的要求:附錄1<無菌藥品> 第十一條監測方法有:
1)、空氣浮游菌監測
沉降菌法--被動法
>沉降碟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4小時
>監控整個灌裝過程
>只能給出定性和半定量的數據
>應結合空氣浮游菌的數據,對沉降碟的結果進行評價定量空氣
定量空氣浮游菌采樣法--主動法
>撞擊式,離心式和膜過濾( 明膠 ) 取樣儀
應取一定體積的空氣( 取樣體積應有代表性)
>儀器應經過校驗
2)、環境表面監測表面取樣法(如棉簽擦拭法和接觸碟法)
3)、人員監測表面取樣法(接觸碟法)
>表面取樣法( 接觸碟法),取樣時間一般為
>工作結束,離開潔凈區前取樣
>處理異常情況后(取樣后重新更衣或更換手套)
>生產過程中隨時監測
特別注意:
>不得在剛消毒過后取樣
潔凈區應制定系統的環境監測方案,包括動態監測和靜態監測。
關鍵項目: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取樣計劃的影響因素:產品類型、生產過程、設施/工藝設計、生產密度、人為千擾、環境監測歷史數據等
取樣點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潔凈室的設計和生產要求
潔凈區監測的位置
取樣位置選擇時考慮因素
哪些部位的微生物污染最可能對產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
在生產過程中,什么地點最容易長菌 ?
哪些地方是清潔、消毒或滅菌時最難覆蓋/接觸或最難奏效的部位 ?
什么活動會導致污染的擴散 ?
在某一部位的取樣操作,足以導致測試數據的差錯或污染產品 ?取樣只應在生產結尾換班時進行嗎?
非共和國和
潔潔凈區驗證和監測凈區驗證和監測
COPYRIGHT ? 新鄉市利菲爾特濾器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備11005909號-12 XML